工业土地变现是商业游戏?还是外商撤资?
近几年上海及周边地区工业用地资源越来越稀少,伴随着工业土地价格迅速上升,人民币外率升值,市场销售面临下行通道压力,部分企业在国内生存空间被压缩,这些企业通过工业土地出售包括股权转让,他们还是赢利者,只是一场商业游戏,并不是撤资。今年,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俞建国律师分别代理五家公司并购案,可略见一斑。
新加坡在沪投资设立某精密机械公司,其在苏州也设立了同类公司,在中国外商享受税收“二免三减半”政策时代,外资设立多家公司,也符合常理。10多年前,俞建国律师与该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王先生合作。王先生过世后,该外资企业成为一家由境外基金公司控制公司。成了“铁打营盘,流水老板”,基金公司几易其手,近十多年中国机械行业高涨,每轮股东都赚了不少钱。去年9月17日正值上海(世界)自由贸易区成立,该企业在自贸区企业的一处闲置厂房已增值数倍,基金公司以退出盈利为目标,于是将这块资产转让。从谈判至正式并购,加之自贸区最热时期,交易各项登记手续得排数日,俞建国律师代理该公司在今年完成该项并购案。6年之间土地资产增值、人民币汇率增值,外商退出获利满盘,实属正常。但其在中国企业未撤资,业务也未放弃。
俞建国律师代理韩国某知名上市公司并购案。该公司8年前在苏州设立生产企业,购买土地70亩。当时每亩价格不足20万元/亩。企业总投资1280万元美元。由于2008年面临经济危机,上游企业亏损。产品市场销路出现问题,影响其经营业务。精明企业家计算,企业每年亏损,投资利息,贷款利息,折旧,账面亏损合并至韩国总公司报表,权益逐年减少。给上市公司年报带来影响。他们换一种商业游戏方式。公司股权出售可收回几千万人民币,未分配利润负值,也可计算利益补偿,出售股权后要求受让方免租原厂房若干年。收回投资后重新在中国设立新公司,不仅减少未来成本,每年折旧又大幅度下降,收回成投资可不需要银行借款,利息下降,出现利润。合并至境外母公司报表利润由负转为正。这样商业游戏几乎有百利而无一弊。该案佐证他们并没有撤资。
某欧洲公司在沪设立公司,生产机械产品,这几年销售面临逐年下降,但13年前其购买的工业土地价格倍增,利润十分诱人。精明的外商通过其转让股权获利属正常。俞建国代理该期并购案,发现其减持条件,收购企业不进行自行进出口同类产品,外商产品仍要占领中国市场。所以,外商并没有真正撤资。
08年我所俞建国律师代理港商在江苏某地以780元一平米价款收购某工业园区厂房和土地,总价280万元。为使毗邻二块土地和厂房连成一体,该港商委托我所俞建国律师收购毗邻厂房和土地,比原来土地价格高达数倍。当年该工业区由于地处江苏偏北地区,领导为招商求贤如饥,甚至招商局长为招商,发生车祸因公殉职。至今原土地主人和新土地主人都是满盘皆赢,转让土地方又用钱款去购买了另一块土地。这就是“商业游戏”。
近期,上海临近地区又有一块工业用地拟转让,俞建国律师代理港商参与收购。这也许是近期工业园区的一个特殊经济现象,细心观察后方知的商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