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善于行使非诉讼民事裁定案的司法救济权
律师代理非诉讼的诉讼的司法裁判案,所遇到司法救济权行使,往往会遇上难题。有时对当事人权利和权益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诉讼案件是法院审理民事主体之间因民事权益争议引发的纠纷,非诉讼案件则是指利害关系人或起诉人在没有民事权益争议情况下,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事实或某种权利是否存在,从而引起某种法律关系是否发生、变更或消灭。比如,法院受理的终止清算裁定案、执行异议裁定案,等等。这类非诉讼裁定并不适用监督程序的普通程序审理的诉讼案件,即没有申请再审权利,也没有复议权和上诉权。一旦对法院的民事裁定中认定事实错误,或程序违法,就需要在理论上和实务上寻求司法救济途径。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俞建国律师最近代理二起非诉讼裁定案,也尝试司法救济途径。并取得一定效果。
张某和曾某某因拍卖清宫二册古籍发生争议,曾某某将张某拍卖委托合同名下二册古籍交由拍卖行拍卖。由于委托拍卖合同系从委托拍卖总合同中分离,对生效条件注明由总拍卖委托合同当事人确认。为保证这项拍品不落入他人之手,由案外人起诉张某某,将张某某委托拍卖合同项下的清宫古籍查封并扣押,作为案外人执行财物。
曾某某以该二册清宫古籍权属曾某某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所有权异议。经法院执行庭听证,法院认为曾某某提出异议不成立。曾某某主张该二册古籍所有权属其所有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裁定驳回曾某某执行异议申请。按照法律规定,该民事裁定没有复议权,送达之日即发生效力。曾某某就不服所有权异议裁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二册古籍归曾某某所有。张某抗辩认为,已生效的民事裁定可作为生效文书,对各方有约束力,曾某某已丧失诉权。并提供属其权利的证据。法院回避了该抗辩的理由,从确权角度进行判决,认为,古籍权属原告曾某理由不足,驳回曾某某的诉讼请求。
俞建国律师代理了卫某股东侵权赔偿申诉案。该案因法院判令李某与卫某成立合资公司清算。李某提请法院强制清算,法院将合资公司作为被告,卫某未参加该清算。法院决定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合资公司、原告李某三方的清算小组。一审法院裁定由于股东卫某未履行清算义务,终止清算。于是,李某另行起诉要求被告卫某按公司净资产50%赔偿原告。一审法院以卫某未尽清算义务,判令其承担50%金额赔偿责任。被告卫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认为关于清算终止,双方均有责任、过错,李某也控制了部分公司财务资料,未交于清算小组。被上诉人李某认为,法院裁定书已载明卫某未尽清算义务,民事裁定书可作为法院审判并认定证据,对过错责任在卫某,二审法院应予以确认。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清算当事人双方均有过错,应继续清算。二审法院逐撤消一审判决,支持上诉人卫某上诉请求,驳回被上诉人李某一审诉讼请求。李某再次提起再审申请。双方争议焦点:一审法院民事裁定书载明,清算终结是卫某过错所致。生效裁定书应作为证据。二审法院擅自改变生效的民事裁定书。改变已认定事实,属程序和实体违法 。我所俞建国律师抗辩认为:由于终结清算的裁定系非诉讼裁定,审判监督程序不适用该非属普通程序案件。法律限制了卫某上诉权、申诉权,其没有其他救济途径。但法律也没有规定,上一级法院对另案中非诉讼裁定书认定错误不能纠正。所以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非诉讼民事裁定书认定的内容错误,予以纠正。该审判程序和实体现有法律没有可撤消或禁示其在该程序行使对非诉讼裁定书的纠错权利规定。
这类非诉讼民事裁定案件给法律留下很大空间。也需要律师探索为当事人寻找救济途径。并深入分析非诉讼裁定的法律规定,区分非诉讼和诉讼案的不同的司法救济途径,不断进行司法实践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