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提升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自觉,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和用工市场,持续优化新区法治营商环境,近日,江北新区“劳动法治宣传服务走基层”活动第九站来到产业技术研创园,上海市光明(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曾繁竺律师受邀围绕项目施工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劳动者理性维权及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解读进行专题培训。活动由江北新区总工会、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主办,江北新区研创园工会联合会、江北新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承办,来自研创园工会系统、企业一线职工代表50余人参加活动。
曾繁竺律师执业8年来,在行政诉讼、建筑工程、金融服务、劳动争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务经验,尤为擅长房屋拆迁裁决、非诉执行、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案件、行政赔偿、政府信息公开等,先后为南京市重点项目南捕厅拆迁裁决出具大量法律意见,为南京市房屋征收指导中心等政府机关提供了大量的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专业法律服务,承办或参与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非诉执行案件近百余件。先后荣获南京市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律师”、市“劳动法律业务优秀律师”、区“优秀律师”、区“十佳青年律师”、区律师行业“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
曾繁竺律师从新区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和典型劳动纠纷案例,针对企业职工较为关注的劳动合同、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工伤认定与理赔等劳动关系常见问题和疑难问题以及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进行了深刻解读,引导劳动者运用好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依法规范劳动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现场还为企业职工代表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列解读读本等普法宣传资料300余份,进一步营造全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更好满足劳动者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
▲授课现场
一枝一叶总关情,倾心服务无止境。送法下基层地,这也是光明律师事务所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夯实律所发展基石,以责任铭初心,践行公益传递社会价值的生动体现。律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先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律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锻造出了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高素质律师队伍,实现了以党建为引领,党务与所务高度融合、统筹谋划、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益”路前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立所之初即成为全所共识。律所创始合伙人俞建国先后向四行仓库纪念馆无偿捐赠98件珍稀文物,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勿忘抗战牺牲的勇士。律所先后向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法学院及教育基金累计捐资用于设立“光明律师奖学金”“光明律师奖教金”“外资法律研究中心”及共同探索开展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创新运营管理和保护研究等,助力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在各高校法学院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与法学院联合培养法治人才,支持法学院学科建设。10余名资深律师获聘高校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外指导老师,定期公益授课、研讨交流、辅导学生,承担律所社会责任。
疫情大考下,一大批党员、律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街道园区核酸检测、普法宣传等防疫志愿者行动中,并自发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初心答卷”写在冲锋一线。积极关注社会民生,律所先后组建公益法律服务团,依托律师专业力量定期面向园区、企业、社区、中小学等开展各类普法宣传讲座、现场法律咨询。与儿童爱心康复中心等公益机构开展结对共建,探索建立公益法律服务合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倾心“助燃梦想,温暖童心”捐款送爱心,助力巾帼助困“送温暖”“木棉妈妈红色访学行”“木棉妈妈心理工作坊”“木棉妈妈创就业指导”等系列帮扶活动,积极对接法律援助中心,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其中,律师代理的“周某人身损害赔偿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百件法律援助优秀案例”,律师代理的“黄某人身损害赔偿案”被评为南京市法律援助“十好案例”,用实际行动交出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的答卷!